楊浩康(Yeung Ho Hong)醫生 - 網誌文章

楊浩康(Yeung Ho Hong)醫生 - 網誌文章

皮膚疣 - 由楊浩康(Yeung Ho Hong)醫生講解

皮膚疣是由人類乳頭瘤狀病毒(Human papillomavirus, HPV)引起的一種常見且具有高度傳染性的皮膚病。這種病毒會促使皮膚角質細胞異常增生,形成堅實的小結節,通常呈現粗糙不平的質感。皮膚疣的發生可見於各年齡層,但在兒童和青少年中更為普遍,且常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。日常生活中,共用毛巾、玩具或接觸受感染者的皮膚,都可能導致病毒的傳播,從而出現皮膚疣。

根據其臨床表現,皮膚疣主要可以分為幾種類型。尋常疣一般直徑約5至10毫米,表面粗糙且不規則,常見於手部和手指,較大的尋常疣有時會引起局部不適或疼痛。相較之下,扁平疣體積較小,直徑約1毫米,多呈淺啡色或接近膚色,常集中於面部、頸部和上身,尤其在面部出現數十甚至上百粒扁平疣時,對患者的外觀造成明顯影響,進而影響心理和社交活動。

楊浩康(Yeung Ho Hong)醫生講解皮膚疣

除了尋常疣和扁平疣外,其它類型的皮膚疣還包括植入疣、絲狀疣等,每種疣的臨床特徵和生長速度略有差異,但均與 HPV 感染有關。皮膚疣雖然通常屬於良性病變,但因其傳染性強且易於復發,一旦出現便可能迅速擴散,因此及早診斷和適當治療顯得尤為重要。

楊浩康(Yeung Ho Hong)醫生講解皮膚疣對患者的外觀造成明顯影響

治療皮膚疣的方法多樣,醫生常會根據患者病情、疣的數量、位置及皮膚類型制定個性化的治療計劃。常見的治療手段包括:

  1. 二氧化碳激光 (CO2 Laser):利用10600nm波長的激光熱能將不正常組織氣化,對於厚實或頑固的疣具有較好效果。治療後傷口一般一週左右結痂,通常不留疤痕,但可能需要1-2次治療。
  2. 藥水治療:使用強酸如水楊酸或三氯乙酸進行局部化學換膚,可以溶解病變組織,但治療效果較慢,可能需持續數個月。
  3. 冷凍治療:利用液態氮將疣部細胞迅速凍死,這種方法操作簡單且常見,但可能伴有輕微疼痛及局部水泡現象。
  4. 電灼治療:在局部麻醉下利用高溫燒燙病變組織,適用於較大或頑固的疣,但操作後可能會造成較大的傷口,需注意傷口護理。

此外,有些患者也可選擇結合免疫調節治療,透過局部或全身的藥物調節皮膚免疫狀態,以降低病毒復發的機率。治療期間,患者應避免不適當的自我處理,例如自行使用過強的消炎或類固醇藥膏,否則可能因抑制局部免疫反應而導致疣的擴散或惡化。

日常護理方面,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對預防皮膚疣的傳播至關重要。建議患者勤洗手、避免共用個人物品,並在公共場所中注意防護,這有助於降低病毒的傳播和感染機率。同時,一旦發現皮膚上有疣狀病變,應及早就診,由皮膚科專家進行診斷,以便及時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,避免病情進一步擴散或加深。

總結來說,皮膚疣是一種由 HPV 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,常以尋常疣和扁平疣的形式出現,雖然屬於良性變化但易於傳播且影響外觀。通過二氧化碳激光、藥水溶解、冷凍及電灼等治療方法,加上良好的日常衛生與皮膚護理,大部分患者可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。選擇經驗豐富的皮膚科醫生診治是確保安全與效果的重要保障。

參考文獻:
1. Bolognia, J., Schaffer, J. V., & Cerroni, L. (2018). Dermatology (4th ed.). Elsevier.
2. Sterling, J. C., Handfield-Jones, S., & Hudson, P. (2001). "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utaneous warts." 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, 144(1), 4-11.
3. Kwok, C. C., Gibbs, S., Bennett, C. M., Holland, R., Bennet, J., Madden, H., & Holland, R. (2011). "Interventions for cutaneous warts."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, (9), CD001781.

↑ Back to top